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

碾米廠變身 「小間書菜」以書換菜(台灣立報 2013/11/5 黃文玲報導)



小間書菜的建築體是一幢已有60年歷史的輾米廠,空間內仍保留部分原先的木製結構,未來將規劃為二手書交換農產的市集、無菜單食堂與兒童圖書館。(圖文/楊子磊)

【記者黃文鈴宜蘭報導】
宜蘭深溝國小附近有1座60年的老輾米廠,往年熱鬧興盛的輾米廠,由於後代子孫無人接手而破敗頹圮。宜蘭「穀東俱樂部」負責人賴青松幾年前發現這座外觀保留完整的老建築物,終於在今年遇上有心在深溝開設農產品、二手書交換空間的江映德、彭顯惠夫婦,計畫明年1月18日讓「小間書菜」開幕。


讓消費者聽農友說故事
今年初,毅然決然自台中搬來的江氏夫婦,太太彭顯惠一直計畫找個地方,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。她說,現在很流行直接和農夫買,但消費者沒辦法到產地,即使在有機商店購買商品,也是冷冰冰的消費。宜蘭身為產地,很需要有一個這樣的地方,讓消費者來聽農友說故事。

彭顯惠解釋,年輕人來宜蘭玩,不只能去友善大宅院市集買無毒農產品,「小間書菜」能讓他們更了解友善農業。這間「小間書菜」除了販賣「倆佰甲」的友善農產品,還有其他在地小農的當令蔬菜,歡迎旅人拿著二手書來這裡換菜換米、也可以金錢交易。

書的種類包括旅行文學、農村文學、小說、藝術、攝影、畫冊、兒童繪本等。由於兩夫婦平時還要種田,預計屆時只開放時間四、五、六、日。

農友當義工 教孩子做功課
不僅如此,這座老輾米廠是三連棟的建築,若在門外站得遠些,可看見因為碾米機仍刻意突起的挑高。從左至右,分別規劃為兒童圖書室、無菜單的農民食堂、小間書菜。

彭顯惠說,這裡離深溝國小很近,若有一間圖書館,就能讓孩子隨時來看書。在地人農忙時期,也能把孩子放在這裡,未來可能會由「倆佰甲」農友擔任義工教孩子功課,彌補城鄉落差。

彷彿還能聞到米香的老空間
承租下中間空間的「倆佰甲」發起人楊文全說,「倆佰甲」的農民都住在深溝內城,可以來這裡休息、共食,吃自己種的米,煮在地小農的無毒菜,即使是外地旅人也能一起享用,只收一點工本費,就像在深溝的大客廳一起聊天交流。

有趣的是,目前正進行的修復工作,將保留住原本的米斗與送米口,旅人來到這裡可以看見60年前的木造老米斗,一路延伸至天花板。蹲在地上仔細看,有一塊正正方方的送米口,以往未輾製的稻穀從這裡倒進去,就是一連串碾米過程的開始,讓人充滿想像,彷彿聞到米香。

關於這塊空間的想像無限,目前計畫將針對外地人開設農事分享課程,請在地農夫來教導;或作為旅遊書藉的新書發表場所,舉辦旅行文學、農村文學的作家座談。原本安靜的農村多了人文的活化,也將成為城市與鄉村溝通的橋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